发表时间: 2023-03-25 11:51:20
作者: 炼化及石化下游产业网
浏览: 2159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莫鼎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强化顶层设计,针对石化产业链布局规划,增强链式思维,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倾斜要素资源,集中技术攻关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步伐。
莫鼎革介绍,“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和乙烯产能快速增长,炼油规模已由7.9亿吨/年增长到9.8亿吨/年,乙烯产能由2200万吨/年增长到6000万吨/年,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总产能已跃居世界前列,但石化各环节发展水平不均衡。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未实现有效突破。
对此,莫鼎革建议:
一是针对石化产业链布局规划,增强链式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建议相关部门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梳理行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品、技术清单,并以“产、销、研、用”一体化的大型石化基地为核心,布局规划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有效衔接、协调运转、协同发展。
二是集中技术攻关力量,加快“卡脖子”技术突破步伐。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平台,打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壁垒,统一攻关目标,推动科研力量、科研人才等集聚到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所在区域内,集中力量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更大突破。
三是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倾斜要素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议各级政府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实施资源要素制订差别化扶持政策,对优结构、补短板的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在建设用地、能源消费总量、环境排放指标、人才政策、建设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和资源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党委书记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探索企业与电信运营商5G网络的创新合作模式,发挥5G赋能优势,深耕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用5G塑造新优势、开辟新空间、培育新动能。
韩峰表示,虽然我国5G迈入高速发展期,积极推进5G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不断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并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5G发展强弱还不均衡,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扶持奖励政策不够明确,5G巨大潜能尚未完全释放,需要加大规划力度,加快发展进程,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韩峰建议,发挥5G赋能优势,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5G行业应用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出台5G行业应用政策,鼓励电信运营商制定垂直行业5G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强化社会网络资源整合利用,提升5G建设效率。
二是推动5G产业链更加成熟。基于石油化工等危化品行业的安全特殊性,建立健全行业5G建设环评标准和相关规范,畅通绿色通道,稳妥推动5G在石油化工等危化品行业的落地应用。
三是夯实5G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加强5G防爆基站建设,推进5G终端轻型模组在能源企业的广泛应用,培养危化品行业5G应用生态。四是加大5G行业应用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鉴于5G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项目实施补贴力度,扩大税收减免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党委书记刘晓华提出建议,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与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安装有直接关系,必须综合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从近些年发生的多起安全生产事故来看,系统性全流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待深化。”刘晓华指出,化工生产企业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因本身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有限,生产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主要依赖设计、制造和安装单位。但从政府部门近几年组织开展的专项排查、专家指导服务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普遍存在设计工艺本质水平不高、全流程自动化差距大、不按标准制造和安装设备等问题,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未真正落实,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大多由化工生产企业承担。
“化工企业在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源头监管的机制还未有效建立,监督监管力度不够,且在事故发生后,对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单位的问责力度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全过程的主体责任。此外,施工安装队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下降的问题。”刘晓华说。
针对以上问题,刘晓华建议要综合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系统性监督机制。建议加大对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施工安装单位落实企业本质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大行业源头监管;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设计、制造、施工单位的责任认定和问责,促进设计、制造、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设计单位安全责任意识。建议严格设计单位资质认定,对设计资质挂靠问题专项清理,定期对从事化工设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责任意识培训。
三是强化制造、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建议统筹考虑制造、施工单位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人员相对固定、技术素质过硬的队伍。通过资格取证、定期复核等有效有段,提高制造、施工安装质量,从物和人两方面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强化石化企业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议加大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提升培训效能;同时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自觉培养专业技能操作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满足现代化、自动化、专业化的生产过程需要。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领域重要基础材料。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生态依然存在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分公司代表王百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强国家层面政策引导,从资金、平台建设、投资引导和市场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助力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近几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及综合自给率得以显著提升,但我国在高端产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仍亟需取得突破。经过多年科技攻关,我国在高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以及膜材料等领域自给率较高,但在关键单体、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领域自给率仍需提高。此外,我国在化工新材料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与应用程度上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制约了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王百森建议:
一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资金统筹规划。整合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经费,各级各类政府资金、创业投资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方式,建立社会化工新材料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大对战略性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示范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化工材料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平台和联盟建设。依托各央企主业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引领、带动石化行业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联盟的组建。通过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研发质量及效率,推动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投资引导。避免热门新材料领域产能集中建设,造成低端投资过剩,高端投资不足。加大培育新材料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小批量多品种领域形成投资蓄水池。
四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市场建设。加强各项市场政策的运用,降低化工新材料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的化工新材料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化工新材料各项产品进出口关税、退税及各类贸易政策,优化化工新材料进出口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