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联系电话 重要新闻 联系我们
2022年影响石化产业十大新闻

发表时间: 2023-01-04 15:36:37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浏览: 454

63b52c96340ca.jpg

近日,本刊组织评选出2022年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十大新闻。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协定生效、发改委界定原料用能范畴、巴斯夫湛江基地首套装置投产、我国“海上油气巨无霸”交付、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等广受业内关注的新闻事件入选。

参加评选的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领导、业内著名专家、部分石化企业负责人及本刊编委等。

入选新闻以得票多少为序。

一、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协定生效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文莱、柬埔寨、中国、日本、新西兰等10国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历经8年谈判,RCEP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等3个方面看,RCEP均占全球总量约30%。

RCEP生效当天,大批产品关税立降为零。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超过65%,与韩国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达到39%和50%,与日本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分别达到25%和57%。

二、发改委界定原料用能范畴

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原料用能的基本定义和具体范畴进行了界定。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原料用能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例如,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合成氨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属于原料用能范畴;若用作燃料、动力使用,不属于原料用能范畴。

《通知》还明确了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扣除原料用能的具体操作办法。一是原料用能不纳入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在“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将原料用能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据此核算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指标。二是科学核算能耗强度及下降率。在核算能耗强度时,原料用能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地区生产总值不作调整。在核算能耗强度降低率时,原料用能消费量同步从基年和目标年度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三是有效衔接各地区节能目标任务。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根据“十四五”国家下达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综合考虑原料用能扣减等因素,科学确定本地区“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并做好组织实施。

三、巴斯夫湛江基地首套装置投产

9月6日,中国湛江,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改性工程塑料装置正式投产。

据了解,该首套装置于2020年打桩开建。投产后,中国市场每年将增产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该产品亚太区的总产能将从2023年起提升至42万吨。

该装置采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巴斯夫目标是到2025年整个湛江一体化基地全部装置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于2018年7月宣布建设,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项目于2019年11月启动,主要包括年产100万吨乙烯及下游产品加工装置。项目建成后,广东湛江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2022年7月,巴斯夫宣布全面推进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从而进一步支持巴斯夫在华开展持续业务。另一套生产热塑性聚氨酯(TPU)的装置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

四、我国“海上油气巨无霸”交付

11月29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壳牌公司量身定制的“海上油气巨无霸”——企鹅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在山东青岛顺利交付。该装置整体高度118米,总重约3.2万吨,总运营重8.8万吨,为目前国内建造的最大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所有船型FPSO建造及集成总装技术。

据介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相当于一座海上油气加工厂,是目前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由于集成化程度高、技术要求高、建造难度大,被誉为海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其中,圆筒型FPSO具有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适应水深范围大、钢材用量少、经济适用性高等显著优点,代表着国际上FPSO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企鹅FPSO储油量40万桶,原油处理能力1275万桶/年,天然气处理能力12.4亿立方米/年,可满足330万户家庭1年的用气量。

企鹅FPSO整船由100余万个部件构成,在直径78米的圆型甲板上,集成了217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和17000多台套设备设施,各专业支架近5.5万个,密集程度为国内万吨级组块的4~6倍,电缆敷设总长度80万米,可环绕北京六环4圈多。建造质量和精度要求极高,在海况恶劣的英国北海,可实现20年不回坞。

五、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能源进口禁令,进口禁令包括俄罗斯石油、液化天然气等。同一天,英国宣布在2022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石油产品。4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并对俄罗斯船只关闭欧盟港口。当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象征性投票,要求全面禁止所有俄罗斯能源进口。此前一天,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宣布,英国将在2022年底前全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和石油,并尽快结束天然气进口。从8月11日开始,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正式生效。对俄煤炭禁运是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9月2日,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七国集团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7个发达国家。当地时间12月1日,除波兰以外,欧盟各国已同意将欧盟进口俄罗斯海运石油的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同时制定了一套调整机制,在国际油价低于每桶60美元的情况下,将俄罗斯海运油价上限保持在低于市场价格5%的水平。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由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提议。

六、我国二氧化碳制汽油装置成功开车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广东省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3月4日,该技术于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世界首创,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该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和氢的转化率达到95%,汽油在所有含碳产物中的选择性优于85%,显著降低了原料氢和二氧化碳的单耗,整体工艺能耗较低,生成的汽油产品环保清洁,经第三方检测,辛烷值超过90,馏程和组成均符合国六标准。目前,该团队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产成套技术,为后续万吨级工业装置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暴跌

受多因素影响,2022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暴跌。

8月26日,荷兰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结算价达到339.2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24元/立方米),刷新历史纪录。不到两个月时间,10月24日,欧洲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跌破100欧元/兆瓦时关口至96.5欧元/兆瓦时,创4个月新低。主力合约价格较8月创下的346.5欧元/兆瓦时峰值回落70.8%。10月25日晚间,美国二叠纪盆地Waha枢纽天然气价格跌至2美元/百万英热左右的负值。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

为缓解能源危机,9月以来欧洲多管齐下,大力增加天然气采买,大批液化天然气油轮涌向欧洲。在大批高价采购后,欧洲天然气库存接近存储上限。但大批油轮驶向欧洲,造成液化天然气接收港口外形成拥堵。在欧洲经济放缓减少天然气需求等因素影响下,欧洲和美国天然气价格快速持续下跌。

八、俄罗斯欧洲间北溪管道被炸

9月26日,在俄罗斯和欧洲间两条主要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先后发生3次泄漏。瑞典测量站在当天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瑞典检察院11月18日通报调查进展,调查人员在受损的北溪管道现场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确认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是蓄意破坏。

瑞典媒体10月公开了无人潜航器拍摄的现场视频。视频画面显示,北溪1号管道泄漏部位缺失了一段至少50米长的管道,剩余处的金属管壁也出现变形。

目前为止,丹麦、瑞典、德国等多方都向波罗的海地区派出过调查船。

丹麦方面10月中旬的初步调查结果也显示,管道损坏是由剧烈爆炸造成的。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获准参与现场调查。俄方发现了两个深度为3米和5米的坑,爆炸扯掉了一段40米长的管道,与瑞典公布的调查结果相近。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说,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停止输气。检修3天后,俄方宣布无限期关停。

九、我国成为大规模煤制氢唯一国家

当地时间11月1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现场,《中国耦合CCUS制氢机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氢产量约为33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0%,中国约有2/3的氢产自煤制氢工厂,制氢业共排放3.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取氢气的国家。

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在煤炭资源丰富、二氧化碳封存条件较好、可再生能源有限的地区,耦合CCUS的煤制氢技术将是一种低成本制取低排放氢的选择,同时可带动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提到,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能需求将增至3700万吨,2060年需求将超过9000万吨。而且,中国的很多煤制氢工厂将在近期建成,加装CCUS将对这些工厂的减排具有关键作用。

十、我国液化气储罐创单罐容量之最

9月20日,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6座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升顶作业圆满收官。储罐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区,总投资约70.25亿元,年接收液化天然气规模为300万吨。一期工程批量建设10座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250万立方米。项目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施工中难度最大、工艺最复杂、风险最高的工程是罐顶的安装,罐顶重约1200吨,安装高度60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要采用气升顶技术将它“吹”上去,需要50多万立方米空气,相当于给7亿个足球打满气。

Baidu
map